购买模板QQ:938519908  |  二维码  |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木业资讯 » 正文

大亚木业:靠思想创新占居同行业制高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2-25  浏览次数:826
核心提示:   创新,不单纯是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思想创新,意识的创新。大亚木业能够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从一个“旁观者
   创新,不单纯是技术的创新,更重要的思想创新,意识的创新。大亚木业能够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从一个“旁观者”跻身于中国木业龙头行列,并雄居中国木业第一,正是得益于思想和意识的创新。
  2006年5月28日上午,位于福建省三明市金沙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大亚木业(福建)有限公司年产45万M3刨花板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条亚洲规模第一、世界第三的生产线,连破了两项世界纪录:技术水平之高世界第一,建设周期之短世界第一。
  消息传开,不少人为之瞠目:大亚人破了世界纪录?!从哪里冒出来的大亚?
  总部设在江苏丹阳、后迁至上海陆家嘴的大亚科技集团,2002年进入木业时,很少有人知晓。转眼四年过去,“大亚木业”已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木业龙头老大,规模雄踞亚洲第一,多项经济、技术、工艺指标创造了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经济界、理论界有人这样评论:“大亚木业”的发展简直就是神话。
  当人们乐道这一神话时,也有不少人感到疑惑:大亚木业为何会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成为中国木业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思想者得天下,意识领先方能占领高端。大亚成功关键在于始终把思想创新、意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思想创新:基于科学决策
  以大亚集团董事长陈兴康为首的一批核心领导骨干,不少人原来都是江苏丹阳的干部。改革大潮兴起,乡镇企业崛起,使这些有文化、有追求、有管理能力、头脑灵活的青年汇聚到了一起。从1978年到1992年的15年间,他们从印刷、包装业起步,完成了原始积累,实现了经营额从零到1亿元的跨越。从1992年到2002年的10年间,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大亚集团其间有了不小的进步,资金实力也颇为雄厚,为卷烟配套的铝箔、印刷及烟用丙纤丝束做到全国第一。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让大亚很难发展壮大,经营规模始终没有突破10亿元大关。发展是硬道理。可大亚的发展之路又在哪里?
  从1996年起,大亚尝试进军制药业,合作意向书也签署,可突然国有股转让叫停,大亚的尝试无疾而终。接着又试着进军食品业,近亿元的注册资本金已打到了对方帐上,可对方任意挪用注册资金的不规范行为又使合作戛然而止。
  1997年,大亚集团开始运作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地方政府要求将有5万M3人造板产能、而经营陷入困境的一家人造板厂与大亚捆绑在一起上市,可转眼之间这家企业竟奇迹般恢复了活力,原因是欧元大幅升值使国内从欧洲进口地板的成本大幅增加,这导致国内人造板企业活力突增。这件事使得大亚的决策层开始关注起人造板市场。
  大亚进军木业最重要的动因在于陈兴康上个世纪末考察欧洲时,对发达国家人造板企业对木材充分利用、综合利用的深刻认识及引发的冲动,以及随之对中国人造板市场的冷静思考。放眼欧洲,到处是山清水秀,满目苍松,其森林覆盖率令人叹为观止,更使人惊奇的是欧洲人对人造板尤其是刨花板的偏爱。
  陈兴康发现,原来人造板能以森林采伐剩余物(树枝、树杈、树根)、制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次小薪材等为原料,刨花板还能以城市废弃木料为原料,所以全欧洲的木材综合利用率能达到80%。人造板在欧洲所以能迅猛发展,因为它的易加工性、易装饰性、各方面性能的相同性、抗弯曲性、吸水膨胀性都比天然木材好,以至欧洲发达国家人造板的人均使用量已达2.5M3,被广泛应用于地板、家具、橱柜、室内装饰装潢,甚至钢琴、船舶、汽车……
  纵观中国的木材加工业,陈兴康似有扼腕之痛。由于上游森林的过度采伐,中国的另一条母亲河长江其泥沙俱下也接近黄河了。在木材加工中,森林采伐时抛弃枝、桠、梢、根,利用率剩下70%;粗加工又废弃30%;深加工再损耗30%,如此,木材的实际利用率往往仅30%-36%。陈兴康曾多次去过山区考察,他发现守着青山的农民兄弟很多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只是一个棚子而已,过的远不是现代人的生活。
  1999年,“大亚科技”成功上市后,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陈兴康带领几名领导骨干花了几个月辗转几万公里连续考察了安徽、江苏、浙江近20家人造板生产企业。当走进一些中小工厂车间,因为低档溶剂的刺激,眼泪直流,两眼难睁。可这些设施极其简陋的企业却生产火爆,生意兴隆。原因是中国蓬蓬勃勃的房地产业使许多家庭对人造板的需求越来越大。陈兴康感慨地说:“人造板企业装备水平不高,说明我们搞大工业有很大空间;人造板市场产销两旺,说明市场前景看好。”
  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考察的结论与陈兴康的预测不谋而合。陈兴康心动了:“欧洲的今天,就是我们中国的明天。大亚介入木业,就要上高科技、现代化的人造板项目,一要振兴中国木业,二要带动山区、林区农民脱贫致富,既兴国又兴民的事何乐而不为。”
  为了把陈兴康董事长的创新思想和超前意识变为科学决策,大亚向欧美多家著名咨询公司发出邀请,最后由德国罗兰贝格公司受聘进行投资可行性研究。
  罗兰贝格的研究报告透露的信息颇为诱人——
  至21世纪初,全世界的人造板总产量约1.75亿M3,其中除胶合板由于大径圆木供应趋紧而萎缩外,中、高密度板(纤维板)稳步发展,约占人造板总产量的50%;刨花板发展势头迅猛,1950年全世界仅产2万M3,至2000年时已达7500万M3,约占人造板总产量的43%。全世界超过70%的人造板生产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其中刨花板占世界人造板产量的67%。从世界范围看,人造板的发展前景看好……
  中国的现实差距甚远,中国的林产工业急需壮大:
  中国在21世纪初的原木年进口量已突破2000万立方米,有关部门估计至2015年中国木材缺口将达6000万立方米。这种面对国际市场的进口需求不仅使世界市场难以承受,而且各国日益加强对森林保护的措施将使中国的进口需求不断受到遏制……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人造板生产线的最佳规模应在年产20万M3以上。目前,中国2000多家企业平均产量仅在1万M3,这是造成市场竞争无序、低劣产品充斥、消费者怨声载道的重要原因……
  从加强环境保护,使中国森林资源进入有序、永续利用看,亟需发展大型人造板企业……
  从引导农民植树造林脱贫致富看,从落实中国最高领导要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看,亟须发展大型人造板企业……
  罗兰贝格有理有据的建议和翔实的分析报告受到了大亚集团领导层的高度重视,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分析,大亚进军木业的步伐就这么坚定地迈开了。
  意识创新:携手巨人同行
  按照常规思维,一家大企业要介入一个新的领域或调整产业方向时,其步骤往往是调研—决策—建厂—生产—市场—销售—打造名牌。按照惯例,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由知名度到认知度再到忠诚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时间最少要5年,运作成本最少要5亿元。
  大亚人摈弃了亦步亦趋的习惯思维,靠创新投资理念和经营模式,他们采取了“携手巨人同行”的全新战略,通过 “品牌切入、市场拉动、实业主持、跳跃发展”战术步骤,由此揭开了演绎“大亚神话”的序幕。
  何谓“携手巨人同行”?大亚人答:纵观国内外企业间恶性竞争的历史,最终结果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其中一方即使得逞于一时,但最终也会倒台。因此,最佳的竞争策略就是与巨人合作,携手巨人,与巨人同行,共同发展,创造新的市场,拓展新的空间,最终获得双赢。
  2002年8月,大亚与国内强化复合地板第一品牌“圣象”携手,在新设立的“圣象集团”中持有60%的股权。新“圣象”凭借资金实力和特色经营,营销渠道和品牌资产迅速壮大,遍布全国的专卖店由700多家飙升至2000家,销售规模3年翻了5倍,2005年实现销售17亿元,销售业绩在国内同行业中遥遥领先,占领中国市场份额10%以上,连续两年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名列中国建材类第一,品牌价值升至38亿元。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199526299有事请留言199526299有事请留言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