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实木地板,就要先了解实木地板的一些常识。天然木材加工成实木地板,要经过选材、分色、烘干、自然养生、开榫上漆等多道工序,周期长达数月。选材不精良,地板产品就会有缺陷。烘干不到位,地板安装后就易缩、涨、瓦变。木材色差现象必然存在,分色不严格,铺装后的地板就会“大花脸。不经过自然养生直接就加工销售,地板更容易扭曲变形。开榫槽、上油漆,如果工艺不够精细,直接影响着成品的美观效果和铺装效果。在此,0731家居网编辑为大家揭晓其存在的五大猫腻。
1、换名称主要做法是用俗称替代商品名称让消费者难以比较,买错木种每平方米的损失可高达数十元之多。
2、假材质要做法是加色重。让消费者看不清木材的真实纹理,掩盖板面的缺陷,达到以次充好的目的。加色重的另一个危害是有害健康,而且易脱色,安装1-2年后,脱色现象严重。
3、低等级主要做法是以B级、C级材掺入A级材中售卖,同一木种中A级材与B级材每平方米价格相差数十元之多。如果在A级材中掺10%的B级材单价就可下降10元-20元。
4、短规格主要做法是在板的厚度上做文章。比如17mm的板当18mm卖,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一般很难注意到该细节,仅此1mm价格可能就达到5元-10元/平方米甚至更高。
5、抠服务主要做法是买前吹嘘要保5年甚至10年,买后就不管了,或者推卸责任,或者在安装上偷工减料等。